做最好的机械设备
全国咨询热线:400-727-1703

捧回“全国三八红旗手”亿德体育称号的稻田追梦人——李巧华

发布时间:2025-03-09 06:27:32 人气:

  初春时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横江桥便民服务中心爱国村一望无垠长满油菜的高标准农田里,有一位个子不高的女子,她裤脚沾泥、步履匆匆,时而俯身查看油菜长势,时而与农户商讨订单。

  她是李巧华——靖州县喜农杂交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乡亲们口中“能扛事”的“巧妹子”。

  日前,这位扎根乡土的“新农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从“烂筐杨梅”到万亩良田,她用“三颗心”写就乡村振兴巾帼传奇。

捧回“全国三八红旗手”亿德体育称号的稻田追梦人——李巧华(图1)

  “全国三八红旗手”李巧华带领姐妹们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形式推介靖州特产 (李巧华 供图)。

  2016年,靖州街头的一幕刺痛了李巧华的心。一位老奶奶蹲在路边,望着筐中腐烂的杨梅抹泪。事后她决定拿出全部积蓄成立喜乐购电商公司,誓言“让山货出山”。

  没有流量,她自导自演拍摄全国首部杨梅微电影《情定520—杨梅之恋》,拉上农户登上《天天向上》舞台;没有销路,她带着团队跑遍全国,把靖州杨梅送进快乐购、苏宁易购等平台。

  最偏远的平茶镇江边村,千亩杨梅因山路难行年年滞销,她立下军令状“包销全村杨梅”,用一部《靖州·江边梅红》微电影引爆网络预售,创下231万元销售额,让4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带动千余人就业。

  “全国三八红旗手”李巧华向靖州县职业总校学生介绍数字农业展馆(李巧华 供图)。

  “种地不能光靠力气,得靠脑子!”李巧华将生产技术通过数字化赋能高效落实到田间地头。

  搭建物联网田间监测系统和农业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开发“靖农通”APP,统筹调度全县农机设施,合作社提供从育秧到烘干的“全链条”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手机一点,通过“靖农通”APP下单,合作社农机手就可就近就闲提供专业化服务,实现了轻松种植,连老农都感慨:“种了一辈子地,没想到还能‘躺着’收粮!”

  她积极发挥妇联执委同群众互亲互通的特点,集约流转农田1.46万亩,改造成高标准农田,推行“制种+烟叶+油菜”二年五熟制,亩均产值5000元以上,创经济价值7000万元以上,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100多万元收入。

  “农村妇女不是只能围着灶台转!”李巧华深知女性创业之艰,她创办“巾帼育秧队”,培训留守妇女操作智能农机;开设“田间课堂”,带出20余名女性致富带头人。

  合作社六成社员是女性,她们既能育秧插秧,也能直播卖货,年收入最高的超10万元。2020年疫情暴发,她一边组织“公益助农”消化滞销货,一边向抗疫一线吨大米;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她提案建设茯苓深加工生产线,让“靖州三宝”走出深山。

  有乡亲问她图啥,她指着金灿灿的稻田笑答:“看这稻穗多沉!乡亲们的日子,就得像这样饱满!”

  谈及接下来目标,“我们将以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核心,对所有的制种面积,进行一个统筹的管理,为提供农户提供专业化社会的服务,让农户能够降本增效、增收,让女性创业者,获取更大的一个利益。”李巧华满怀信心地说道。

  在武陵山脉的褶皱里,李巧华和她的姐妹们正在书写一部“新山海经”——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以前围着灶台转,现在对着镜头讲。亿德体育网址这里没有精卫填海的悲壮,有的是直播间里“家人们”的暖心互动;这里没有愚公移山的孤勇,有的是无数双女性之手托起的产业矩阵。

  当大山深处的杨梅通过冷链抵达都市餐桌,人们品尝到的不仅是酸甜的果肉,更是一个时代对女性价值的郑重回答。那些曾被大山遮蔽的身影,正通过无数根网线,将中国乡村女性的光芒传向世界。

产品名称十九
产品名称二十二
产品名称十五

在线留言